行政长官李家超将于下月发表任内首份施政报告,香港优才及专才协会今日(20日)举行人才政策倡议暨《2022年施政报告》建议书发布会,冀新一届政府凝心齐力引才聚才,多策并举用才留才。
据入境处数据显示,「优秀人才入境计划」、「输入内地人才计划」等自推出以来,至2020年底,共有230831人获批。惟居港满七年并申请香港永久居民者仅有24000人,占比约10%。协会早前调研发现,77.5%受访者认为「行业支援措施少,优惠政策不足」是人才留港最大障碍。此外,「疫情导致通关问题」占比77%,亦有人反映面临职业困难、福利配套不全面等。该协会理事、政策研究中心副总监关炜曦表示,除物质保障之外,还需要为人才提供精神关怀和良好发展前景。协会监事长、常务理事阮健铭表示,香港背靠祖国、联通世界,具有独特优势。特区政府若能采取适时有效的人才政策,定能在吸引人才方面独树一帜,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。现时香港人才发展不仅面临疫情和经济形势挑战,亦面临人才政策、产业结构、发展空间、服务保障等深层次问题,对本港吸引、汇聚、利用、留住人才提出新挑战。
协会理事、政策研究中心副总监刘国熙指,国际形势千变万化,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。特区政府要有所作为,积极针对国家「十四五」规划进行对接。因应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「一带一路」建设,建议推出高端人才回港资助先导计划。吸引具有香港永居身份、在海外获得博士学位的杰出人才回港就业定居。政府亦应审视现有优专才计划并适时改良,继续扩大输入优秀人才及专才谘询委员会规模,增加委员会人数等。
协会理事、国际人才委员会会长明伟杰称,政府现时在人才认证和支援方面欠缺专业及系统支撑,对本地人才缺乏统筹,均不利于外来人才发展。建议设立类似人才发展局的专责部门或委任人才发展专员,全面统筹支援各类人才,加强对本地及外来人才的培养及完善简化相关政策。至于人才认证、人才签证、资质互认等,建议委託社会机构或团体提供「一站式」人才服务平台,定期向政府提交各行各业人才的需求报告,并向社会发布行业人才需求指数,打造「人才库」向所需专业领域推荐人才。推动内地同海外参观访问,开展人才交流,帮助人才来港生活。除吸引外来人才,亦需回流香港人才。建议按照市场化原则,设立非牟利性香港国际人才发展基金,由政府同企业一齐出资,用政策性引导通过项目与资金吸引人才。此外,对于发挥大湾区优势、汇聚国际人才,明伟杰博士建议,湾区市场巨大,香港应该把握好机会,积极发挥湾区整体优势,汇聚国际人才。建议香港同湾区其他城市设立人才协同发展机制。
协会副主席、常务理事刘树军表示,人才引得来、聚得起,更要用得好。用才方面,希望政府多策并举,促进人才向上流动和发展。按德才兼备的标準选贤任能,广泛吸纳爱国爱港立场坚定、管治能力突出、热心服务公众的优秀人才进入政府。设立「人才发展基金」,加上政府评选嘉奖各行业年度杰出人才。投放资源加深人才对不同行业发展的认识,政府可增拨资源发展包括创科等多元化产业,推出人才内地参访交流团,提供到粤港澳大湾区学习、实习、就业、创业的机会。他称,要用好香港高校资源,打造人才「产、学、研」闭环,及用好新来港人才参与粤港澳大湾区「人才高地」建设,包括先行先试,推动建立人才专业资格互认制度。运用法律手段提供人才资格的临时授权和认证,对接单项人才认可、推动双向互认。用好来港人才,现身说法「讲好香港故事」,提升香港对人才的吸引力。
该协会表示,给予外来人才「市民待遇」,增强人才归属感,有助于留住来港读书的海内外优秀学子。应尽早落实统管,促进人才流动。
(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李九歌 報道) 責任編輯: 蔡洋子